AAO系列工藝數量占水處理工藝使用數量的33%,為使用最廣;
AAO系列工藝處理水量占污水總處理能力的46.2%,為處理量最大;
采用AAO系列工藝的項目,執行一級A及更高標準的占比59.9%,為標準最高;
毫無疑問,在提標改造浪潮的“步步緊逼”下,AAO系列工藝儼然成為多數污水廠水處理應用的“扛把子”!
不過,在水處理屆,好用的東西都有一個規律:貴!AAO工藝也逃不開基建費、能耗費、藥劑費、運行費、污泥處理處置費......
眾人:貴的東西,除了貴,沒毛?。?/span>
據悉今年年初,中節能國禎自主研發出“AAO工藝高標準處理城鎮污水低碳集成技術”,可使出水指標穩達地表水類Ⅳ類標準,同時,污水處理廠單位噸水能耗可降低8%-16%,單位噸水藥劑耗量可降低15%-50%,直接運行成本降低了10%-20%。
暫且不論新技術實際應用投入多少,光從研發這點來看,“在保證出水達標前提下,如何對水處理工藝進行降本增效?”正成為當前所有污水廠面臨的“真命題”。
今天,小編就目前污水廠使用最多的AAO系列工藝,為大家總結幾點有關降低工藝綜合運行成本的措施。
從降低能耗方面看
能耗的外在表現形式就是電耗,而多數污水廠電耗成本約占污水廠運行總成本的30%以上。
因此,降低電耗可以說是污水廠當前的“頭等大事”。
而AAO工藝中的電耗大戶,基本來自兩方:曝氣器和提升泵。
基于曝氣器,之淮提出的第一條降本措施:做好風機設備的選型匹配、優化改造及檢修運維。
對于需要更換風機的污水廠來說,可以根據實際進水水量和處理水類型,來計算理論需風量,進行合理的風機選擇。
而不是一句:換臺一樣的吧。
要知道,在污水廠新建之初,為了保險起見,設計參數偏大、設備選型功率偏大都是基操。但這樣一勞永逸的做法,往往會導致后期風機不能滿負荷運行,出現“大馬拉小車”的情況發生。
另外,污水廠進水水質水量都是時刻變化的。“曝氣耗費大、曝氣不精確”的情況時有發生,這都造成了大量電力的浪費。
而且長期過高的溶解氧可能還會造成污泥解體的發生,影響出水實際效果。
從這些點考慮出發,“給風機加裝變頻器,根據進水水質調整曝氣量,防止多余的消耗”這一環還是有必要的。
至于都在說“多了個變頻器不就多了筆支出嗎?”,我相信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筆買賣劃不劃算大家自有定數。
水處理人:老板買一個吧!老板買一個吧!
當然了,對于年限久遠的風機設備,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磨損、撕裂、老化以及所需備件短缺或者不適用的情況。我們要做好日常維護和檢修工作,延長使用壽命。
畢竟,日常修一修,又比換一臺新的來得省錢。
基于提升泵,之淮提出第二條降本措施:進行提升泵的技改和高效控制。
提升泵耗能高原因和風機類似,也是設計之初僅考慮最大流量、揚程等最不利因素,導致后期水泵揚程偏高。不僅浪費大量電能,還會使電機過熱,影響污水提升泵的使用壽命。
本著“節能降耗”的宗旨,變頻器再次榮譽返場!給提升泵加裝變頻裝置,根據集水池水位、流量變化合理控制泵機轉速,保證污水提升泵始終處于高效區,減少能耗的損失。
另外,適當提高泵前水位,也能降低其運輸過程中約20%左右的能耗。這一方面主要通過提高污水處理廠前端管網蓄水水位實現。
從減少藥耗方面看
AAO工藝的根本目的是實現脫氮除磷。但當工藝處理能力到達一定程度后,就很難在往上拔一拔。
面對節節提升的排放標準:從一級B升到一級A,甚至更高,此時就不得不借助外力支援:加藥(主要是碳源、除磷劑),以此來保障脫氮除磷效果,使出水達標排放。
使用了大量藥劑,自然抬高了污水處理成本,水處理企業是不樂意了。
基于碳源,之淮提出第三條降本措施:篩選最適碳源,優化投加方式、投加點。
必須投加碳源和碳源成本高的現實矛盾,一直都打得難分伯仲。
有相關人士對目前廣泛應用的傳統碳源進行綜合對比,得出結論:葡萄糖投加成本最高,乙酸鈉投加成本較低,甲醇一般只有在連續投加時成本最低。
而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根據最終處理效果和經濟效益的“雙重標準”來選擇最合適的外加碳源。
當進水碳源長期不足、總氮長期不達標時,甲醇是最經濟的碳源;
當水廠需要應急處理,反硝化反應速率快的乙酸、乙酸鈉就具有明顯的優勢。
之淮:需要降本,又不光只考慮降本......
現在,隨著對替代碳源的深度挖掘,啤酒廢水、醋廠廢水、糖果廢水、豆汁廢水等有機污水也作為一種新型外加碳源,給各污水廠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畢竟,用別人要花錢處理的有機廢水行自家剛需碳源的方便,豈不是“一舉兩得”~
至于這碳源在何處投加、如何投加,才能盡可能節省用量,也大有門道在。
有運行人員將碳源投加點從AAO池厭氧段進水口調整至缺氧段,并對其用量進行合理調節后,就減少了近50%的日均投加量,且各項水質參數均能達標。
之淮:碳源就是精細糧,放在太靠前的位置反而消耗太多,造成無意義的藥劑消耗。
另外,避開內回流點,在其下游3~5m處投加;避開水力死角投加,如池壁就近處;避開泡沫表層,深入液面下方投加等等,都能大大降低碳源無效、低效、浪費投加的情況發生,讓其最大程度保持高效作用,從而“曲線救碳源”。
基于除磷劑,之淮提出第四條降本措施:提高生物除磷效率,保證除磷劑的高效投加。
化學除磷往往是同生物除磷相輔相成的。生物除磷在前“沖鋒陷陣”,化學除磷在后“清掃遺骸”。
想要提高生物除磷效率,主要需要控制以下幾個運行參數指標:
pH值:控制在在6.5~7.0;
溶解氧:厭氧區:0.2mg/L以下,好氧區:2.0mg/L左右;
硝態氮:厭氧區應控制在0.4mg/L以下;
碳磷比:BOD5/TP>17
污泥磷:3.5~7d
搞定了生物除磷的效率,化學除磷的后勤保障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利用自動控制系統精準投加、采用多點加藥或噴淋形式、合理設置投藥點分布、PAC+PAM的相互輔配......都能從點、線、面等多維度來精準控制投加藥量和促進藥劑更為充分混合,以此達到同步減少藥耗、高效除磷的目的。
還有還有,別忘了,是藥三分泥。追求污泥產量的最小化,也是除磷劑的“人生信條”。
畢竟這幾年國家開始調控“重水輕泥”局面,污泥的處理處置成本也開始不斷攀升。
從工藝調整方面看
工藝調整,更像是一種用來串聯能耗和藥劑,包括未提及的污泥處理處置的降本的一個橋梁。
它通過對進水、曝氣、回流、泥齡、藥劑等的實際調控,來提升脫氮除磷效率,從而達到工藝降本目的。
基于此,之淮提出第五條降本措施:采用多點進水,優化脫氮除磷反應環境。
脫氮和除磷在水處理系統中一直處于“此消彼長”的狀態。單一進水方式,聚磷菌永遠優先反硝化菌于對碳源的掌控,導致脫氮效果不佳。
利用多點進水,將進水分配到厭氧段和缺氧段(差不多2:1的比例配水),以此增加脫氮除磷段的碳源含量。這時,碳源對兩者來說都是公平公正公開的,自然能提高缺氧段的反硝化速率。
既能做到減少碳源的投加,又能提高水處理反應效率,何樂而不為?
緊接著,之淮提出同為工藝調整的第六條降本措施:科學調控內外回流比,系統性進行降本增效。
通常來說,內、外回流越高,越利于氮、磷、有機物污染物的去除。
某地使用AAO工藝的污水廠在做降本增效工藝調整,就發現:
當內回流比在200%、300%時出水TN值均能達到一級A標準,而內回流比為300%時的TN去除效果較200%時的好,且反硝化時間充足。
當外回流比由60%上升到100%時,系統生物段的污泥濃度會隨之增加,有利于COD的去除。
但是,高回流比往往伴隨著污水廠高能耗,并且過高的值,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所以在調控內外回流比的時候,要根據自己污水廠的實際運行情況和需要達到的出水標準來系統性、綜合性考量。
最后,之淮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污水廠的綜合成本管控與降低,既不是單一環節能獨立做到,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快速調整的。
還是需要大家根據自己污水廠工藝的實際情況,從當前需求和長遠規劃出發,找到污水廠降本增效的“舒適圈”。
講了這么多,今天的文章也要告一段落了。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污水低碳集成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 乙酸鈉漲至4500!污水廠如何減少碳源投加量,降低成本?. AO及AAO污水處理工藝節能降耗看這里! . 調研了204座污水廠后,我發現有超過65%的污水廠存在碳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