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新型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穩步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西南水電基地以及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可再生能源電量輸送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推進一批水電、核電重大工程建設,2025年常規水電、核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8億、0.7億千瓦左右。深入實施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推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示范應用。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布局,推動新能源汽車與電力系統融合發展,鼓勵開展有序充電、電動汽車向電網送電(V2G)等技術應用示范。
二是強化能源安全保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提升網間電力互濟能力,到2025年西電東送能力達到3.6億千瓦以上。增強油氣供應能力,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長輸管網體系,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和互聯互通,拓展西氣東輸、川氣東送等干線通道及南北聯絡線,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1萬公里左右。建設山西、蒙西、蒙東、陜北、新疆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夯實煤炭煤電兜底保障基礎。
三是推動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設智慧能源系統,開展電廠、電網、油氣田、油氣管網、煤礦、終端用能等領域智能化升級;建設智能調度體系,實現源網荷儲互動、多能協同互補,以及用能需求智能調控,著力提升能源系統效率;建設智慧能源平臺和數據中心,推進“智慧風電”“智慧光伏”等示范工程建設。
“東數西算”工程初見成效:
一方面,重大工程加快建設。8個國家算力樞紐所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建立了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印發樞紐節點建設方案,細化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時間節點,重點推進樞紐節點起步區建設。目前,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方案均進入深化實施階段,起步區新開工數據中心項目達到60余個,新建數據中心規模超過110萬標準機架,項目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算力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特別是,西部地區數據中心占比穩步提高,全國算力結構逐步優化。
另一方面,要素保障顯著增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有效投資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充分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支持建設國家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同時,鼓勵和支持各地出臺電力、網絡、用水、用能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特別是在綠色能源使用方面大膽探索、創新方式,保障國家算力樞紐順利建設。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立體化推動“東數西算”工程,重點強化4個協同。
一是強化重大工程項目與配套政策的協同。進一步加強數據中心工程建設與用網、用地、用能、用水等配套政策同步落實,推動重大工程項目盡早建成應用。
二是強化多種政策工具間的協同。統籌用足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各類金融工具、單列能耗等政策手段,支持國家算力樞紐和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早日發揮作用。
三是強化國家算力樞紐與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體系的協同。在已布局國家算力樞紐基礎上,統籌推進算力供給站、網絡試驗線、算力調度網、數據要素場、安全防護盾的一體化建設,構建覆蓋全國、多層聯動的算力網絡體系。
四是強化數據中心建設與算力產業發展的協同。以國家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集群為引領,在規模化集聚算力和豐富場景應用的基礎上,推動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共同打造計算產業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