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影響污水處理質量的主要因素呢,首先是曝氣池中由菌體有機物形成的活性污泥濃度(MLSS)的大小;其次是活性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的好壞,也就是污泥沉降比了。污泥沉降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是污泥濃度大小的定量反映,是用以指導工藝運行的重要參數。
比如說,如果“有機負荷” 、“生化池進水量”、 “剩余污泥排放量”等數據穩定, 沉降比一般不會發生變化;如果“溫度”、“進水水質”、“pH值” 等條件發生變化,那么會導致沉降比降低,這時,就需要根據沉降比指標的變化來進行調整了。
沉降比與污泥指數(SVI)的關系
測量污泥沉降比的過程,可以直接了解污泥絮凝、沉淀性能的好壞。
小編在網上查到了一份某污水處理廠的數據情況,水友們可以參考一下:該廠在運行時,當SVI值在80~150之間,污泥呈褐色、絮狀,沉淀性能良好;當SVI值小于80時,說明污泥泥齡過長或有機物含量過低,此時污泥細碎,顏色發黑,活性不好;當SVI值大于170時,污泥過于松散,呈淺褐色,沉淀性能較差;
污泥沉降比測量結束后,通過觀察量筒中污泥放置多少時間后上浮,可以判定曝氣池的供氧情況:
如污泥在靜沉放置3~4小時后仍不上浮,呈褐色,證明活性污泥性狀較好,曝氣供氧充分;
如靜沉2小時左右污泥上浮,呈黑色,說明污泥厭氧,曝氣池供氧量不足。
在工藝運行中,如果進水量、剩余污泥排放量等運行條件比較穩定,污泥沉降比值不會發生突變,SVI值也比較穩定,此時的污泥沉降比值對應一定的活性污泥濃度。
但是,當污泥沉降比值在進水水質、溫度或其他運行條件的影響下突然發生改變時,說明活性污泥增長期將處在不同階段,SVI值也必然受到影響,此時污泥沉降比值與MLSS的對應關系也將發生改變。
如果工藝條件發生突變,微生物就會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pH值同樣劇烈變化,污泥發黑,受到沖擊明顯;當然,也有可能出現pH值輕微變化,污泥泥齡過長,影響處理效果,必須排泥。但這種情況是暫時的,通過對污泥沉降比大小的掌握,適當確定剩余污泥的排放量,使MLSS值穩定在適當范圍,待活性污泥絮凝體吸附能力增強,SVI值趨于正常,出水也將顯著澄清,此時水質達標。
通過上述的一些情況可以看出:
一方面,操作人員可以通過活性污泥沉降過程發現問題,從污泥沉降比大小的突變、活性污泥顏色及靜置后上浮情況,了解污泥性質及曝氣供氧情況;
另一方面,運行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觀察污泥沉降比來確定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從而控制曝氣池中污泥濃度的大小,使曝氣池污泥運行處于最佳狀態,確保出水水質。
沉降比與污泥濃度(MLSS)的關系
我們知道污泥負荷率可用下式反映:
其中:
Q為污水流量,m³/s;
LA為進水有機物濃度,mg/L;
X為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即污泥濃度(MLSS),g/L;
V為曝氣池容積,m³;
一般污水處理裝置建成以后,其曝氣池容積固定,進水量、進水水質相對穩定,所以,MLSS直接決定了污泥負荷,直接影響水中有機物的去除情況。又因為MLSS為SV與SVI之比,在一段時間內,SVI即污泥指數基本保持在一定區間內,因此,通常情況下,污泥沉降比能夠反映曝氣池中混合液的濃度,且與污泥濃度成正比關系,具有很好的(正)相關性。
污泥濃度與污泥沉降比的關系(數據僅供參考)
所以,在實際運行管理過程中,沉降比測定方法簡單、滯后時間短,還是很方便的。通過測量污泥沉降比隨時觀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了解活性污泥量,判斷運行狀況,就能及時調整運行參數了。
污泥沉降比對活性污泥法的影響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是影響二沉池出水水質的重要因素,將活性污泥的沉降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內有利于污水處理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同時也有利于COD去除率的穩定。
污泥沉降比與COD去除率關系(數據僅供參考)
舉個例子,上圖是某污水處理廠的監測數據,監測結果表明,曝氣池的污泥沉降比小于90%時,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降良好,污水處理效果好,COD去除率達到94%以上,且污水處理效果較穩定。當污泥沉降比大于93%時,則污水處理裝置出現不穩定現象,且COD去除率呈下降趨勢。
污泥沉降比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污泥沉降比除受生物增長期和一些偶然因素影響外,溫度也是影響污泥沉降比值大小的主要因素。
理論上講,無論在質的方面還是在量的方面,活性污泥的生物相都有相當大的季節性變化。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與溫度的變化有關,導致曝氣池中的有機物濃度和生物形態發生變化。溫度的變化促使細菌相發生變化,進而對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的生物相產生影響。
在低氣溫時,增長速度慢的生物在曝氣池中是不能生存的。在春季,鐘蟲屬和楯纖蟲屬占優勢,冬季是鐘蟲屬和蓋蟲屬占優勢,因而沉降比高,去除率降低,污水處理效果不穩定;而夏季是累枝蟲屬和楯纖蟲屬占優勢,秋季則是楯纖蟲屬和鐘蟲屬占優勢,因而夏、秋季沉降比低,污水處理效果好且運行穩定。
污泥沉降比與季節關系(數據僅供參考)
上圖是某污水廠一年四季中不同月份下所對應的污泥沉降比值情況,明顯可以看到,污泥沉降比值隨著季節的不同變化較大。
一般情況下,在換季季節,污泥沉降比值會突然增大;后來隨著對季節溫度的適應,污泥沉降比值又逐漸減小;直到下一季節的轉換,污泥沉降比值又出現另一個最高值。污泥沉降比一般在1月、3月、9月、11月出現較高值,在4月、5月、6月、7月出現較低值。
總體來講,春季、冬季污泥沉降比值相對較高,夏、秋季污泥沉降比值較低。當然,因每年的季節溫度變化不會完全一樣,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每年污泥沉降比值隨季節的變化曲線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因季節溫差而產生的對污泥沉降比值的影響不會改變,其影響趨勢也基本相同。
污泥沉降比預防污泥膨脹
曝氣池活性污泥濃度較低時,絲狀菌有機會大量繁殖。雖然絲狀菌分解有機物的能力較強,絲狀菌的增加對有機物的降解作用甚至強于菌膠團占優勢時的活性污泥,但泥水分離能力較差,對二沉池出水SS的影響很大。在實際生產中,針對不同的季節,以污泥沉降比為參考值,結合微生物鏡檢,可以預防污泥膨脹。
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運行過程中,由于進水水質的經常性變化,波動較大,為維持曝氣池穩定運行,隨著進水水質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參數是維持運營穩定的關鍵。
結語
當然,污泥沉降比只是評定活性污泥特性指標中的一個,其數值能大致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但在工藝運行中,不能僅僅依靠污泥沉降比來籠統的概括污泥性狀。
比如說,沉降比測定與生化池中污泥的實際沉降效果是有差異的,在實際運行中可能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原因有:
(1)狀態不同:沉降比在靜止狀態下測定的,而反應池是動態的。
(2)沉淀時間不同:反應池的沉淀時間要比沉降試驗的時間長很多。
(3)影響因素不同:反應池的運行工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進水對污泥層產生的擾動和生產過程需要而對污泥層的控制等,不能過分的迷信沉降比測試而忽略實際運行中的差異。
沉降比只能初步反映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泥特性,從而簡單判斷處理工藝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因此,若要準確的分析和判斷污泥性狀、工藝狀況,還要結合其他數據來進行最終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