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規范中要求冷凝器溫度應該在2-6℃,干煙氣露點應該小于4℃,應用中很多人經常把經過冷凝處理后的煙氣認為干煙氣(煙氣露點滿足小于等于4℃),但是實際測試中發現很多冷干法CEMS冷凝器除水后煙氣露點高于4℃,有的甚至達到10℃,所以冷凝器出口煙氣是否為干煙氣還得需要測試露點才能確定。
注:冷凝器制冷溫度不能表征煙氣的露點溫度,冷凝器除水性能除了受制冷溫度影響外,還受采樣煙氣流量、煙氣濕度和煙氣溫度等參數影響,而冷凝器熱交換器的結構和型式是保證出口煙氣露點穩定小于4℃的基礎。
二、顆粒物濃度&無量綱
顆粒物監測設備出廠時銘牌上注明的量程單位多是mg/m3,實際使用時發現安裝好測量出來的數據僅是個數據而已(術語稱為無量綱),并不是顆粒物濃度多少mg/m3,這個數據還需要采樣稱重設置回歸方程后才能是濃度,此時的你是不是感覺設備標牌上的mg/m3有點玄機,有用戶問廠家安裝調試好后測量的數據是濃度嗎?測量出來的這個數和毫克/每立方是什么關系?估計設備廠家也很難直接回答出來。那測量出來的無量綱數據不是濃度,為什么設備銘牌上都標注著mg/m3呢?可能與排放標準要求顆粒物排放限值單位是mg/m3有關吧!
注: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檢驗檢測報告是在線監測設備市場的準入門檻,檢測報告中對送檢的各個參數量程均進行了描述,SO2、NOx量程單位均為濃度,顆粒物量程標注為無量綱,所以認證檢測并沒有對顆粒物濃度量程進行任何描述,需要引起注意。另顆粒物濃度設備出廠前采用粉塵發生裝置對設備進行標定的,測量數據可以視為附條件的濃度,即流速、顆粒物粒徑、成分等參數恒定或相當條件下,測量數據為相對準確的濃度。但是未經粉塵發生裝置進行標定的設備,用無量綱表示濃度缺乏嚴謹性。
三、量程設置
CEMS中污染物量程的設置是比較糾結的問題,貌似形成的共識就是量程設施應為排放限值的2-3倍,所以執法檢查中很多專家領導將此作為問題進行通報處罰或要求整改,查閱技術規范后發現,已經沒有技術規范對量程設置進行要求,個別行業或者地方管理部門公開發表的文件中對量程設置有相關的要求,可以參考執行;無相關文件要求或文件不公開發布的可以參照技術規范要求執行,技術規范無要求的可以不執行。
注:HJ76-2007對量程設施為排放限值的2-3倍進行了要求,2017版中刪除了相關要求,同時2007版的技術規范已經作廢,所以從技術規范角度講要求量程為排放限值的2-3倍是沒有依據的;同時鋼鐵行業超低排放驗收文件中對量程要求是排放限值是2-3倍,可以參照執行,但是要求2-3倍的意義和依據是什么,未見相關單位進行解讀說明;2021年底生態環境部發布環辦環監執法函[2021]484號文件對量程設置有相關要求,但該文件為非主動公開發布,多數也未得到有效執行。
四、抽取顆粒物工況濃度
抽取式顆粒物設備測量出來的工況濃度,并不是實際工況下顆粒物濃度。
顆粒物監測設備測量的濃度一般為工況濃度,需要換算為標準狀況下干煙氣中顆粒物的濃度進行應用,實際換算中多數是將煙氣溫度、壓力和濕度引入公式中進行計算,但是抽取式測量的樣品溫度、壓力,甚至濕度都與煙道內的狀態有所不同,形成了測量工況和實際排放工況不同的情況,抽取式測量出來的濃度并不一定就是實際排放工況下排放濃度。
注:抽取式顆粒物濃度監測設備是將煙氣從煙道內抽取出來進行測量的設備,抽取過程中為防止冷凝水的產生,多數對采樣傳輸及測量腔室進行了加熱和保溫,溫度一般在120℃以上,同時由于測量腔室設計的不同以及采樣流速控制的不同,測量腔室內的壓力和流速也會有所不同,一些排放煙氣溫度較高或較低的場合(如焦爐煙囪溫度較高,磚瓦窯煙氣溫度較低),測量腔室溫度與實際排放煙氣溫度相差較大,工況濃度如何換算需要去考慮,同時抽取過程中管路、節流器件、測量腔室內顆粒物的吸附沉降對測量數據有多大影響,有待去深入的研究測試;抽取式顆粒物測量裝置在超低排放工況下測量方式的適用性和代表性也需要去驗證和思考。
五、廢水在線測量周期
廢水在線監測設備2個小時測量一次,沒有技術規范依據。
廢水在線監測設備每2小時測量一次貌似在大多數人印象中一直就是這樣要求的,所以很多地方目前還是這樣執行的,在執法檢查和日常管理中管理部門不提,運行單位就一直按照慣例運行,貌似早些年對數據傳輸率的相關文件中提到過每天數據不少于12個的要求,但是廢水在線監測設備每2小時測量一次的技術規范支持是不存在的,廢水在線監測設備每2小時測量一次的要引起注意啦!
注:HJ35x-2019系列技術規范已經在2020年發布實施,但是經過兩年多的實施,仍有一些地方廢水在線監測設備采用每2小時測量一次方式運行,采用1小時測量一次后設備耗材和故障率將大大增加,運行單位不愿更改,管理部門未進行強有力的監管,造就了廢水在線監測設備多種測量模式的存在,技術規范得不到有效實施,同時技術規范未得到權威解讀,大家的理解不一致也是造成技術規范實施難的主要原因。
六、皮托管系數
現場使用皮托管設置的皮托管系數,不一定是這個皮托管測試得到的。
隨著在線監測打擊弄虛作假的開展,以及參數監控的實施,皮托管系數設置在檢查時發現了一些問題,引起了大家對皮托管系數由來的關注,現場使用的皮托管有的標注了皮托管系數,有的沒有標注,有的是廠家口頭說的,皮托管系數亂象百出;很多皮托管系數是皮托管設計完成后,生產的樣品在風洞上測試后得到的皮托管系數,實際商品化以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加工生產,器件尺寸誤差在一定范圍內,認為皮托管系數就是一樣的,所以多數商品化的皮托管可能未經測試皮托管系數直接就被安裝到現場使用,所以在提供皮托管系數時廠家有時也很糾結。
注:商品化的皮托管每個都進行皮托管系數測試需要的人工和時間成本較高,每一個不能都進行測試可以理解,但是實際應用中看到一些廠家出廠的皮托管外觀形狀和尺寸就不一樣,但是出具皮托管系數確實一致的,此時應對皮托管系數引起關注,皮托管系數最好是拿數據說話。
七、質控合格&準確性
執法檢查和運維中出現異常數據時,設備廠家或者運維單位經常拿標氣測試數據誤差來判斷CEMS的準確性,面對執法人員和排污單位對監測數據的質疑,運維單位或設備廠家往往以標氣測試合格,就不是己方的責任,一切都成了排污單位或者工況的責任;但是實際運行中越來越多的設備存在標氣質控合格,卻不能反應現場工藝邏輯的情況,究其原因就是設備廠家評判正常與否的依據是技術規范的符合性,而管理部門和排污單位評判的依據是監測數據對現場工況的適用性和是否如實反應實際排放情況。所以標氣質控合格不能完全代表測量數據就是真實準確的污染源排放數據。
注:標氣質控測試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是在線監測設備最基本的性能指標要求,標氣測試時成分相對簡單,干擾物質相對較少,分析儀器出廠前已經對設備進行了相關算法、譜圖的計算補償,測量數據基本都可以滿足要求;但是實際排放煙氣中背景氣、水分、顆粒物等物質的存在,對光學儀器會產生多種干擾甚至是復合式干擾,分析儀器譜圖、算法及程序無法兼顧時形成一些超標異常數據,按照行業排放特征對分析儀器進行干擾設計和測試是解決質控合格數據無法應用的參考方案。
八、適用性檢測&適用性
在線監測管理上要求設備具有適用性檢測合格報告,并不一定代表設備就具有現場適用性。
在線監測設備選擇時管理部門要求采用環境保護部指定檢測機構出具的適用性檢測報告,實際購買設備時廠家出具的都是質量監督檢驗檢測報告(或叫認證檢測報告),從字面上看兩個報告就不是一個概念,形成了管理部門認為指定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就是適用性檢測報告,而檢測機構又無法出具設備在各個行業及工況下應用的適用性檢測報告,所以在文字上做起了文章,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解釋時可以理解為技術規范的適用性檢測合格報告,在不同行業和工況下應用是否還能滿足技術規范要求,未進行表述。所以也就形成了適用性檢測合格的設備在很多行業和工況應用不具備適用性的問題,所以開展全行業多工況下在線監測設備性能指標技術規范符合情況的檢測是件有實際意義的事情。